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金融改革的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这一改革要求为金融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不仅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3年10月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五篇大文章,并将其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这一提法迅速被纳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在2025年进一步强调“完善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这标志着金融改革正式从“政策引导”向“制度保障”的深化。
近年来,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文件和具体做法已逐步落地。**人民银行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搭建起制度性供给框架,科技创新再**、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减息支持工具与普惠养老专项再**等组合拳为企业带来资金活水。同时,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将改革触角延伸至资本市场。
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地方特色金融生态深度融合时,地方层面的差异化探索不仅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更为金融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2024年累计向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发放政策性资金1551亿元,占地区央行政策性资金总额比重超四分之三;**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做好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质效提升年”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助力地方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院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汇集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加大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力度。
业界人士认为,金融五篇大文章并非五个独立个体,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金融改革的有机整体:科技金融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提供技术赋能,绿色金融则为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则体现了金融改革的民生导向,数字金融则为前者的技术支撑,让金融服务更**、更智能。
总体而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金融改革方向,不仅是对金融领域自身发展的优化,更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的战略布局。当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的标准体系逐渐发展成型时,一个既能抵御风险又能孕育创新、既有效率又有温度的金融生态也将浮出水面。这或许正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基础制度”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