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办公厅、**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在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方面,《方案》提出,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和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前海开源基金**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提振消费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提振消费,关键在于提振资本市场表现。目前,我国有大量股民和基民,资本市场表现好可产生财富效应,吸引长线资金入市,推动资本市场走出行情,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进而带动消费。
把“增收”放在首要位置
《方案》开篇就开宗明义提出,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并将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摆在**。在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方面,《方案》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这是参照**上通用的可支配收入概念制定的,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范小云认为,提振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促消费要与稳企业、稳就业协调推进,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具体可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意愿、优化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能以及优化消费环境等举措来实现。
范小云认为,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低,且收入来源单一,投资回报率不高,这在**程度上限制了消费拉动的财富效应。她建议,一方面要支持扩大就业,助力居民增收减负;另一方面,需拓展更多投资渠道,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增加居民从金融投资渠道获得的收益。
万联证券研究所认为,《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科学合理提高**工资标准、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等措施提高工资性收入;通过稳住股市、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改革、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等促进农民增收。这些举措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的底层问题,通过工资性收入的提高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改善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为资产保值增值创造更好环境
稳住楼市和股市,可以为居民的房产和股票资产保值增值创造更好的环境。
“《方案》**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并提出相应举措,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3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事实上,股市与楼市是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与存量财富。有券商人士认为,稳股市、稳楼市就是改善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够通过财富效应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还有利于引导积极的市场预期、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对推动消费回升、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华金证券认为,《方案》提出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稳住股市的表述超预期。《方案》**提出“多措并举稳住股市”,表明了政策对支持股市稳健运行带动消费的意愿较高,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上升。从具体措施上看,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市值管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这都有望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信心,夯实A股中长期向好的基础。
提振预期与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并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内容中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在提到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需求”放在**。
《方案》其实就是对上述任务的具体落实。**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主任王静文认为,资本市场表现与居民财产性收入有着密切联系。自2024年9月以来,“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稳住股市楼市”等相关部署都体现了**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已就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作出系列部署,《方案》旨在进一步落实。可以期待,在一系列机制建设逐渐**之后,资本市场将会获得更为稳健的健康发展动能,并有望带动财产性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改善。
财信证券认为,稳股市对于提振预期、畅通**循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短期看,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股市在**程度上已成为当下稳定预期、激发活力的重要抓手;从中长期看,资本市场连着内循环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两端,稳住股市既有利于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通过财富效应增强扩大内需潜能,又能为科创企业提供更适配的融资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畅通**大循环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在“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的政策指引下,未来,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基础或进一步夯实。随着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深化以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深入,预计未来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有望上升。**证券**经济学家韦志超认为,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减少市场的短期波动,增强市场稳定性,同时提高企业融资的稳定性。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能够在市场波动时发挥托底作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