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特朗普及关税系列研究(一):关税背后“**”的美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特朗普就任后积极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但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和反馈,其工作认可率持续下跌。特别是在所谓“对等关税”协议出台后,遭受到了来自共和党内部及民主党的多重批评,选民对特朗普的信任似乎也在动摇。本文将从选民角度出发分析特朗普背后支持者的行为特征,结合特朗普的施政效果来审视是否能够满足选民的诉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比于竞选时期的“美好前景”,若“货不对板”或者“预期落空”广泛出现,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基础可能会迅速瓦解,对其政策实施形成掣肘。
精准回应选民需求助力特朗普赢得大选
在经济政策上,特朗普承诺通过对外加征关税来促进制造业回流,对内减税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负担,并推动石油开采、重振工业以增加就业、提高工资水平。在通胀问题上,特朗普承诺一上任就采取措施“结束通货**,让美国再次负担得起生活”。在移民问题上,特朗普坚持强**场,承诺加强边境安全、进行大规模非法移民驱逐,并结束出生公民权。这些承诺满足了选民对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和移民问题的强烈关注,帮助特朗普获得了广泛支持。
特朗普的胜利依赖于两类关键支持者群体
“MAGA基本盘”:这一群体长期支持特朗普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政策,主要关心移民控制、宗教自由和**权利等问题。他们是特朗普最坚实的支持者。
倒戈民主党的选民:一些传统民主党选民因对经济问题(如通胀、就业和生活成本)不满而转投特朗普。尽管,这些选民的支持较为多元,主要关注经济改革、社会治安和民生问题,而不****认同特朗普的文化立场。
“预期落空”是特朗普的内政隐患
经济政策效果未达预期:特朗普承诺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未如期实现,总体就业增长乏力,失业率和制造业PMI等关键经济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更为严重的是,早期经济数据预警显示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可能进入衰退期。这种宏观经济走势无疑对特朗普的支持基础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因经济问题投票给他的人开始质疑其政策的有效性。
美**政出现裂痕:共和党内部分歧。共和党内部对特朗普的广泛关税政策存在较大异议,许多人担心这些关税可能伤害美国经济并增加消费者的成本。共和党内的不满情绪可能成为施政的障碍。民主党强烈反对:民主党对特朗普的政策提出了强烈反对,计划通过法律途径联合社会团体和法律组织对其政策进行挑战。他们将在国会利用其影响力抵制特朗普的部分政策,甚至可能通过**途径阻止一些关键政策的实施。这种强烈的党派对立使特朗普的政策推行面临更多外部压力。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国二次通胀压力抬升;美国政府债务问题失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