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在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同时,将更大力度“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
近年来,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和上市公司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入市,并提升投资者回报,多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合力已汇集。
保险资金响应号召积极入市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同时,还将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达1620亿元。随着600亿元资金获批,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将达2220亿元。
今年以来,险资**增持并举牌上市公司。5月9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5月6日增持招商银行347.55万股H股,持股比例由11.92%增至12%。此前,平安人寿于今年1月、3月两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此外,险资也在不断成立私募投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4月29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新华保险拟与**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由国丰兴华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的份额,基金名暂定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鸿鹄基金二期”)。
**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鸿鹄基金一期、二期稳预期、稳投资、稳市场、稳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将资金投向政策支持领域。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获批后积极入市,发挥**作用。
同时,还有险企单独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月16日,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发布公告称,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请已获得监管批准,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泰康资产表示,设立该试点基金旨在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一步增加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
公募基金和上市公司注重提升投资者体验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上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总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至去年底的33万亿元。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一环。
**证监会近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努力实现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公募基金担负着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居民理财的责任。《行动方案》的公布和落地,将推动公募基金发挥专业力量,更好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良性循环。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认为,《行动方案》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是促进公募基金行业进一步回归本源的坚定实践,将推动公募基金从业务上关注投资者回报,聚焦投资者获得感,夯实公募基金行业“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投资者是市场的根本,投资者在基金产品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愿意通过公募基金进入市场,公募基金也才能有机会真正发挥出连接投资者、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经雷表示。
据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分阶段有序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各项落实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整体改革工作。《行动方案》涉及的改革举措,需20余项配套规则细化落地,也已逐一制定落实时间表,后续**证监会将把握好改革推进节奏,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近日,**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场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创下新高。报告显示,**场已有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经营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