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策略点评:人工关节市场格局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人工关节骨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人工关节是人工制造用以替代或辅助因疾病、创伤等原因受损或失去功能的自然关节大的关节部件,主要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等,其中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置换手术是需求来源的**部分。按材料分类包括金属合金人工关节、陶瓷人工关节、高分子塑料人工关节等,其中,金属合金人工关节因其强度高、耐磨性好而被广泛应用,占据了主体市场。
人工关节市场规模目前正稳定增长,援引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人工关节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9年**人工关节市场规模约为248亿元人民币,2020年受疫情影响略有波动,但随后市场复苏迅速,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350亿元,2022年达到45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其主要的推动因素是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现代人作息习惯导致的关节疾病高发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成为增长的重要助推因
素,201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0.5%,2024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5.64%,关节类疾病作为老年常见病,其相关手术以及耗材需求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现代人的不良习惯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过度肥胖等,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成为人工关节市场潜在的需求者。据**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援引《**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2018年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与2002年的22.8%和7.1%相比大幅增长;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其衍生的关节类疾病风险也逐渐增加。此外,集采政策的落地,不仅减轻了患者看病就医的负担,也为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重塑了医用耗材产业上下游。
国产化率提高
自2021年集采政策开展以来,**的人工关节市场的结构也逐渐产生变化,国产化率逐渐提高。出口数量自2021起迅速增加,2023年成功赶超进口的人工关节数量,进口金额也在2024年完成了对进口金额的赶超。
**市场**产品牌的份额也随着两次集采相继提升,援引新浪财经的市场投研资讯数据,在集采之前,**超70%的市场份额被外国产品占据,**次集采后,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升至52%,第二次集采后更是达到68%,实现对国外产品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