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证监会官网更新一则公开发行辅导信息,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正式向北京证监局提交**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完成辅导计划。
企查查显示,智谱成立于2019年6月,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而来,其团队成员曾参与研发了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悟道”。《金融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智谱尚未实现盈利,**估值近300亿元,是**估值**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创业公司之一。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类企业特别是大模型公司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近一段时期,各地密集出台AI产业扶持政策,各方对国产大模型技术商业化能力和产业融合程度想象空间不断扩大,叠加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加持,AI大模型热度居高不下,且市场整体流动性明显提升,智谱选择此时启动上市辅导,被视作拉开了大模型IPO元年的序幕,备受关注。”有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上市辅导备案只是迈出了**步,无论是距离**IPO还是进一步扩大商业化落地场景、促进更多产业融合,未来均需更多实际成果来验证。
一年十余次融资 大模型**IPO辅导启动
从IPO辅导工作安排来看,智谱的上市辅导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4月完成摸底调查、制定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5月至7月进行集中培训、持续尽调并规范整改;8月至10月进行考核评估,做好IPO申请文件的准备工作。“按照这一时间表,智谱AI有望于今年内**其登陆资本市场的**前置条件。”前述业内人士说。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3月至今,智谱公开披露的融资已达11次。特别是今年3月,智谱已接连获得多个地方政府青睐:杭州城投、杭州城创投资、上城资本注资超10亿元,珠海华发集团战略投资5亿元,成都高新区宣布3亿元投资金额;政企间的合作也在同步推进,如珠海宣布联合智谱搭建**城市级GLM大模型空间——“智谱 珠海华发空间”,加速珠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成都高新区与智谱携手,打造四川省基座大模型“智谱诸葛大模型”,计划5年内赋能超1000家企业“AI 转型”,并孵化20家以上生态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IPO辅导备案公开的同一日,智谱AI宣布将开源32B/9B系列GLM模型,并启用全新域名“Z.ai”,后续将作为智谱AI**模型的交互体验入口。就在一个月之前,智谱AI刚刚发布其**具备深度研究和操作能力的AI Agent智能体产品AutoGLM沉思。
大模型东风将起 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发力
智谱选择在2025年启动IPO,也是对当前**政策端、市场端支持鼓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映照。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AI大模型已成为当今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作为政府工作任务被列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近一段时间,为进一步优化大模型时代下AI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各地密集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例如,4月15日,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培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头部企业多路线攻关大模型前沿技术”等。
在资本市场方面,关于如何赋能大模型企业融资发展并上市,监管部门也给出了明确表态。
去年6月,“科创板八条”提出,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事实上,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越来越多的AI产业链企业登陆境内资本市场,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带来的融资便利性,积极开展AI技术与应用产品的研发。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涉及AI产业链的A股上市公司已超过400家,包括上游基础层的AI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中游技术层及下游应用层的算法开发、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
“当前**大模型创业公司距离大规模推动商业化的路程还很长,智谱IPO更多是企业的个体选择。对科技类企业而言,资本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融资、风投、上市等多元的资本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与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比获取资本更为关键的是,企业要以资本为杠杆,紧紧锚定核心主业,心无旁骛地投身技术攻坚,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行业创新潮流,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前述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