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并以约355亿港元的IPO募资总额,荣登今年全球规模**的IPO宝座。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陈茂波表示,宁德时代新股的上市令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超过60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多逾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香港市场已经成为企业上市融资的**地。在政策支持、市场行情等多因素推动下,“A H”模式已经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宁德时代在港上市
从2月11日递交上市申请表,到5月20日正式挂牌,宁德时代此次登陆港交所历时仅三个多月。
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1.35亿股,新发行股数占发行前宁德时代股份总数约为3%;发行定价为263港元/股,触顶此次发行价格区间上限,较5月16日确定发行价当天A股收盘价折价率不足7%;募资规模约355亿港元,为今年以来全球**的上市募资,也创下港股4年多来的募资新高,接近2021年2月快手在港股上市时超400亿港元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此次IPO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也**亮眼。据披露,参与本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中石化、主权基金KIA(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瑞银资管、橡树资本、韩国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等机构纷纷入场、投资者涵盖了来自15个**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宁德时代公告内容显示,23名基石投资者的占股比例为57.13%。
宁德时代招股书显示,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的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期及第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巩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地位,10%用于运营资金及其他企业用途。
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港股上市意味着我们更加广泛地融入了全球资本市场,也是我们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
如何解读此次上市数据
在繁复的各项发行数据背后,此次宁德时代港交所上市的几大特点耐人寻味。
**个特点是此次宁德时代的基石投资者热情高涨,外资机构参与度高。基石投资者在港股IPO是**重要的,为保证发行,项目发行或者招股书之前公司都希望让基石投资者覆盖一半左右。比如,蜜雪冰城港股IPO引入的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股份就占全球发售的45.09%(绿鞋前)。
近期基石投资者积极性出现了明显提升。瑞银**区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及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区主席胡知鸷表示,当前基石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度非常高,在上市前就对企业做足了功课,还出现了争抢基石的情况。
在胡知鸷看来,这与上市公司质量、市场表现及资金流入密切相关。一是在香港上市的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发行的公司项目质量很高,同时,所在行业也是海外投资者所关心的消费、科技行业。二是今年以来,**资产二级市场表现优异,使得A和H两边差价折让迅速缩窄,估值相比较友好。三是**股市与美国股市和其他新兴市场股市相比仍处在较大的低估状态。此外,还有近期政策面的积极信号以及DeepSeek等科技创新突破,吸引了包括主权基金在内的各类资金从其他市场流入。“**资产的折价只是暂时的,当前资金的流入将会较长时间地持续下去。”胡知鸷表示。
第二个特点是此次港股发行股份总数占比较低。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将发行1.35亿股,仅占总股份约3%。这并非孤例,在近期港股发行的“A H”上市企业中,港股发行股份占比都较低,比如,5月15日宣布H股全球公开发售的恒瑞医药,其港股新发股份数也仅占发行前总股份数的3.4%。
对此,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表示,在“A H”上市时,港股新发股份会稀释现有股东股权,这是股东**关心的问题。“‘A H’在**发行时发行比例可以比较低,很多公司在5%左右,尤其是大市值的公司现在都不到5%。”谌戈说。在此次港股IPO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为宁德时代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27%。港股IPO后,曾毓群持股比例将略降至22.66%,但仍为**大股东。
同时,谌戈认为,虽然这些公司发行股份不多,但是在取得香港上市地位之后,后续融资工具的安排会更加灵活。“只要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后续可以做‘闪电配售’等,这使得公司手握灵活选择权。如果将来公司在境外有投资或者并购需求,需要大笔融资的时候,可以在一到两周内完成,当然,这一到两周包括准备时间,具体发行其实一到两天或者隔夜就可以完成。”谌戈表示。
“A H”模式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是内地行业领军企业进军“A H”双融资平台代表案例之一。
2025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增速明显,目前已有包括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多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申请表,其中,恒瑞医药已确定即将于5月23日上市,吉宏科技已通过聆讯。
2025年初以来,完成香港IPO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2家,募集资金总额是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约127%。同时,香港资本市场年初至今的配售H股、红筹、可转债的募集金额整体超过了200亿美元。“香港已经成为**企业上市融资的**地之一,赴港上市已经是当前资本市场的关键主题。”胡知鸷表示。
香港IPO市场的强劲表现,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发布政策,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今年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引导科技型企业合理用好境内外上市“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也在持续进行上市制度改革,不断优化上市环境。过去几年,香港上市条例逐步修订,包括推出《上市规则》**8C章、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以及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等。5月6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此次新政对于这两类企业在“保密提交”与“不同投票权架构”认定方面都有突破。
政策支持叠加港股走强,加上DeepSeek等科技企业的异军突起,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兴趣,促使市场重新审视**资产的价值。胡知鸷表示,在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A H”模式将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