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截至4月30日,A股15家医院(申万行业分类)**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年报 |
排序 |
证券名称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营入同比%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1 |
爱尔眼科 |
209.83 |
3.02 |
35.56 |
5.87 |
2 |
通策医疗 |
28.74 |
0.96 |
5.01 |
0.20 |
3 |
华厦眼科 |
40.27 |
0.35 |
4.29 |
-35.63 |
4 |
美年健康 |
107.02 |
-1.76 |
2.82 |
-44.18 |
5 |
盈康生命 |
15.59 |
6.01 |
1.15 |
14.92 |
6 |
新里程 |
37.99 |
-2.95 |
1.15 |
296.13 |
7 |
三博脑科 |
14.29 |
8.84 |
1.05 |
34.24 |
8 |
澳洋健康 |
20.10 |
-7.54 |
0.41 |
-18.36 |
9 |
何氏眼科 |
10.96 |
-7.56 |
-0.27 |
-143.11 |
10 |
皓宸医疗 |
8.62 |
13.86 |
-0.38 |
60.06 |
11 |
创新医疗 |
8.16 |
1.30 |
-0.94 |
-174.02 |
12 |
普瑞眼科 |
26.78 |
-1.46 |
-1.02 |
-138.02 |
13 |
光正眼科 |
8.93 |
-16.94 |
-1.75 |
-1,987.12 |
14 |
**医学 |
48.15 |
4.28 |
-2.54 |
31.01 |
15 |
ST中珠 |
5.21 |
-18.35 |
-6.20 |
-80.33 |
(注:各项数据如非特殊均取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从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有8家公司营收为正增长,营收**为爱尔眼科(300015.SZ)209.83亿元,**为ST中珠(600568.SH)5.21亿元。营收平均数为39.38亿元,中位数为20.10亿元。其中皓宸医疗(002622.SZ)尽管在15家公司里营收增幅**,增幅达13.86%,但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0.38亿元,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联营企业抚顺银行计提减值准备及涉诉事项计提逾期利息。而ST中珠(600568.SH)由于2024年核心业务板块收入下滑,在15家公司中营收降幅**。值得一提的是,ST中珠(600568.SH)已连续多年亏损,若2025年继续亏损且财务状况未改善,可能面临更严格的退市风险警示。
从归母净利润情况看,有8家公司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为2.56亿元,中位数为0.41亿元。8家盈利的公司里有5家公司实现正增长,按增幅从高到低分别为新里程(002219.SZ)增长296.13%,三博脑科(301293.SZ)增长34.24%,盈康生命(300143.SZ)增长14.92%,爱尔眼科增长(300015.SZ)5.87%,通策医疗增长(600763.SH)0.2%。新里程增幅较高的原因是其2023年净利润下滑较多,2024年出现恢复性增长。光正眼科(002524.SZ)转型多年业绩仍未见起色,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到1.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987.12%。创新医疗(002173.SZ)2024年在营收微增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同比下降174.02%,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观察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实现盈利增长的公司中,严肃医疗领域的企业表现亮眼,反观消费医疗领域,受经济环境、消费者意愿等因素影响较大。当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对消费医疗的预期改变,其营收和利润增长就容易失速。而严肃医疗作为关乎生命健康的刚性需求,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患者对疾病**的需求始终存在,并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医疗技术进步的追求,严肃医疗领域的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展现出比消费医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民众对健康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与健康、老龄化相关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如肿瘤**、慢病管理、术后康复、长期护理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的鼓励下,民营医院可凭借其灵活的运营机制和特色化服务,有机会在这些领域深耕细作,补足公立医院短板,更好地满足患者群体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在此背景下,民营医院逐步转向提供特色化、个性化、高端化的服务,既是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大势所趋,也可能是改善民营医院自身盈利能力欠佳的破局之举。
2025年一季报 |
排序 |
证券名称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营入同比%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1 |
爱尔眼科 |
60.26 |
15.97 |
10.50 |
16.71 |
2 |
通策医疗 |
7.45 |
5.11 |
1.84 |
6.22 |
3 |
华厦眼科 |
10.93 |
11.74 |
1.50 |
-4.00 |
4 |
三博脑科 |
3.93 |
16.78 |
0.38 |
14.56 |
5 |
何氏眼科 |
2.91 |
2.35 |
0.33 |
12.27 |
6 |
盈康生命 |
4.09 |
-1.73 |
0.30 |
14.36 |
7 |
普瑞眼科 |
7.42 |
9.82 |
0.27 |
61.18 |
8 |
新里程 |
7.96 |
-16.49 |
0.26 |
-9.35 |
9 |
澳洋健康 |
4.52 |
-22.27 |
0.18 |
-39.82 |
10 |
光正眼科 |
2.08 |
4.32 |
0.01 |
103.06 |
11 |
皓宸医疗 |
1.43 |
-12.58 |
-0.12 |
-167.13 |
12 |
创新医疗 |
1.93 |
-3.98 |
-0.14 |
-368.03 |
13 |
ST中珠 |
1.41 |
8.81 |
-0.18 |
22.34 |
14 |
**医学 |
9.97 |
-14.99 |
-1.06 |
-1.37 |
15 |
美年健康 |
17.54 |
-2.62 |
-2.75 |
3.94 |
(注:各项数据如非特殊均取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从2025年一季报数据来看,同样有8家公司营收为正增长,营收**为爱尔眼科(300015.SZ)60.26亿元,**为ST中珠(600568.SH)1.41亿元。营收平均数为9.59亿元,中位数为4.52亿元。其中三博脑科(301293.SZ)营收增幅**,同比增长16.78%;澳洋健康(002172.SZ)降幅**,同比下降22.27%。
从归母净利润情况看,一季度有10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为爱尔眼科(300015.SZ)10.5亿元,**为美年健康(002044.SZ)-2.75亿元。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为0.75亿元,中位数为0.26亿元。一季度10家盈利的公司里有7家公司实现正增长,按增幅从高到低分别为光正眼科(002524.SZ)增长103.06%,普瑞眼科(301239.SZ)增长61.18%,爱尔眼科(300015.SZ)增长16.71%,三博脑科(301293.SZ)增长14.56%,盈康生命(300143.SZ)增长14.36%,何氏眼科(301103.SZ)增长12.27%,通策医疗(600763.SH)增长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