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晨会纪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宏观策略
宏观点评20250512:关税超预期下调,股债市场怎么走?
根据联合声明发表的**关税政策,中美之间**145%的关税在5月14日之前降至30%(由10%的对等关税和20%的芬太尼关税组成),7月9日视情况恢复至54%或再协商,91%的报复性关税**取消,出口的不确定性影响进一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举措,关税商谈的进展顺利程度和发布效率远超市场预期。美国在此次对我方做出了较大让步后,后续的贸易框架协定有望在年内谈成。**达成的完整版协议可能仍然将通过以打促谈的模式,也有可能再迎来具体行业的关税反复,需要观察未来针对部分产品名录的惩罚性关税和232调查**的结果。本次谈判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日渐增长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考虑到明年11月的中期选举投票,今年对其他主要贸易**的框架协议将作为特朗普的“政绩”,7月的缓和期到期后将进入框架协议的谈判高峰,时间较为紧迫。另外,关税冲突对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依旧高企,3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增长14%,消费品进口创历史新高,美国消费品库存压力大,“抢进口”效应愈发明显,美国对于关税下降的诉求相对**来说更为紧迫。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欧洲及其他**对**施压;政策落地执行效率不及预期
宏观深度报告20250512:新动能驱动“科特估”为资本市场“排头兵”
全球化定价权提升:随着年初以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将目光聚焦**市场。外资机构不只是发表看好的观点,有更多的外资机构已经增加**股票持仓,并给予超配。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对A股科技公司的调研热情不断升温。今年以来,**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来自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不同领域的科技新动能正在发展壮大。A股优质上市公司代表了**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部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提升的背景下,低估值、高质量的A股上市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关注的投资品。目前,境外投资者对**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技术突破表现出高度关注,**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资本开支提升和科技水平的飞跃能够有效对冲全球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用稳健的业绩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进一步提升了**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庞大的人口带来科技下游的消费应用市场提升空间广阔,线上购物、数字支付、平台经济等与广阔线下消费场景结合的市场是**的发展强项,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下,科技消费有望成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科特估”的“含科量”范围划定:随着科技企业估值逐步提升,科技股的估值逻辑需要逐步从“渗透率驱动”转向“市占率与国产化率支撑”,后期通过业绩兑现消化高估值,头部企业也将因技术壁垒和订单增长获得持续溢价。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筛选“含科量”更高的、公司发展持续性更强、盈利潜在增速更高、风险收益比合适的企业。因此,我们建议,从科技发展的主要产业入手,结合新质生产力范围进行“缩圈”,以人工智能为依托,从科技基础设施、数据要素、****标准和AI 应用生态方向入手,进一步收缩至“产业链安全” “竞争力” “业绩验证的可能性”三维度的筛选,在当前科技企业中加入“政府订单转化率”、“重要会议出席率”、“国产化率”、“人工智能相关度”、“业务模式成型”、“市场占有率连续提升”等**度指标进行筛选,进一步识别“科特估”概念下的长期发展能消化估值的硬科技企业。风险提示:(1)科技产业发展效率提升不及预期;(2)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较高,中美关税谈判达成共识或需较长时间;(3)科技产业对下**业的辐射影响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