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承载。
去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需求”列为2025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央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专栏“持续完善金融服务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中就相关重要性和有关措施进行了详细阐释。
扩内需、稳增长关键点
《报告》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报告》认为,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我国经济正加速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
“提振消费可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形成经济增长正反馈机制。”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有关银行分析人士表示,强大的消费市场能够增强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缓解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这在当前**外形势下尤为重要。
“当前有必要进一步认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欧**工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往单独讨论“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容易割裂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消费和投资的良性互动,是短期促进经济增长的良药,更是长期持续发展的密钥。
盛松成认为,经济模型无一例外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但往往忽视了技术的进步也是孕育于投资和消费的过程中。此外,资本回报率也与消费有关,但这一点较少被提及。目前我国消费率还远未达到**水平,提高消费率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他建议,应重视发挥消费对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和促进作用。“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投资往往会产生波动,但消费是相对稳定的。发挥好消费对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和促进作用,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政策组合拳”出台落地
提振消费,无疑是今年宏观政策的发力**。
今年3月份,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完善财政、金融等促消费支持政策明确方向。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落实行动方案要求,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加强消费激励、提振消费信心。
据了解,财政方面正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的措施,支持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其中包括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消费**城市便利化建设等措施。
在金融政策方面,央行表示,将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政策包括综合运用准备金、再**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并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加大对文旅、养老、体育等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拓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扩大消费领域资金供给等。不久前,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5月9日,为贯彻落实**要求,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有关事宜的通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扩大**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其中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为提升和改善服务消费供给,**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并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这项工具也是**人民银行支持提振消费的一项创新举措,额度是5000亿元。
“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落地,将有助于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会加快打开消费新空间。”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金融发力消费 有空间有措施
在促消费的多元支持力量中,除财政政策外,金融力量正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报告》认为,当前我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为消费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冰雪运动等消费场景,持续创新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
但《报告》也指出,消费领域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服务消费领域个性化、高品质供给存在缺口,县域服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信贷产品适配性不足。“需要通过构建与消费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消费领域高质量金融供给,**形成消费与金融相互赋能、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增长动能。”
央行还从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构建**、便捷的支付生态等五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促消费的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董希淼表示,要围绕汽车、住房、家电、餐饮等消费关键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特别是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与消费信贷产品有机融合。
“当然,还应积极聚焦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市场中长期回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物可购,消费更舒心。”上述银行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