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数字技术向金融领域加速渗透,推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成为金融体系创新提质升级的强劲引擎。
作为**最早从事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单位,**金融电子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电”)先后承担了金融电子化建设拓荒者、**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主力军、金融科技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等职能,多次荣获金融科技发展奖。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金电**、董事长谢汉立。
《金融时报》记者:**金电在促进金融业科技水平提升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在金融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案例?
谢汉立:**金电始终坚持以“为央行履职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为己任,致力于促进金融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金电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人民银行核算工厂,先后在金融电子化建设、**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阶段以及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金融标准、检测认证、研究宣传等**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国金融改革和**人民银行科技事业发展、金融业科技水平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深度参与央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为数字央行筑牢基石。过去,**金电承建了**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个人与企业征信、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集中银行账户管理、存款保险、金融统计监测等数十个信息基础设施。近几年,**金电不忘服务央行初心使命,继续协助承担总行信息系统开发功能,积极建设右安门数据**,持续为**人民银行总行同城灾备、相关单位数据**托管提供安全稳定运行保障。
二是积极贯彻总行部署要求,促进金融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信创工作对金融安全至关重要,**金电将金融信创作为核心工作,建设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推动研制金融信创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16项,连续3年征集超过上千个金融信创解决方案,并开展了大量金融机构信创集成工作,为金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强**的支持。运营金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覆盖金融机构3667家,成为接入机构数量最多、汇聚情报数据最广的行业级平台,通过与**信息安全漏洞库的情报实时共享,进一步健全金融网络安全风险防控立体网络。构建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平台,有效解决银行电子凭证领域存在的机构多头对接、接口重复开发、系统重复建设等问题,累计完成业务转接总量超2600万笔。连续30余年举办高水平****金融展,为促进**外金融行业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金融时报》记者:**金电在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谢汉立: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检测认证作为推动金融标准落地实施和发挥效能的**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相关完善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金电成立了北京**金融标准化研究院及北京**金融科技认证**,在金融标准与检测认证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是提升金融标准建设质效,以高质量标准**金融高质量发展。**金电全方位支持金融标准化工作,主导或参与制定240余项数字金融等**领域**标准、行业标准。推动金融标准**化交流,助力金融领域**标准化初步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转变,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推进,累计完成24项**标准向**标准的转化。持续提供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研制、对标达标、**标准跟踪、标准化人才培养等高质量的标准化服务,自主设计金融业汉字标准化处理平台,建设金标法规平台、金融标准化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是狠抓金融标准落地实施,以高质量的检测认证保障金融高水平服务。**金电以检测认证为抓手,为近2000家金融行业机构在开源治理、信创、软件产品和密码产品等领域提供检测,在绿色金融和科技外包等领域提供评估,在安全领域提供测评以及在金融科技产品、银行营业网点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质量认证。全力服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覆盖线下银行网点和线上APP的多渠道服务认证做深做实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以数字绿色金融技术评估、碳中和认证以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分析师认证等助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发展,以金融数字化转型评估与人才建设健全数字金融体系。
《金融时报》记者: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提速。**金电在推动大模型在金融业应用方面取得哪些进展,如何应对AI幻觉、算法滥用、数据鸿沟、隐私保护等挑战?
谢汉立: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飞速发展,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引擎。以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为突破口,金融行业正在实现从场景适配到价值创造的跨越式升级,在普惠金融、风险防控、智能投顾等领域形成示范,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金电以“标准**安全、夯实算力底座、深耕场景应用”为总体框架,统筹发展与安全,助力大模型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一是坚持构建标准治理新体系,应对大模型算法歧视、模型幻觉、数据鸿沟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挑战。**金电**围绕大模型金融应用技术与安全要求、数据集构建等领域,攻坚大模型金融安全治理体系与高质量金融数据资源池建设,积极推进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与团体标准的立体化标准体系构建,创新推出“3 9 X”大模型金融安全测评体系,打造了集性能测试、风险评估、攻防演练于一体的大模型全生命周期安全评估平台,并在开展交互能力、内容安全等模块测评过程中,聚焦伦理偏见、业务合规、信息保护、商业违法等方面,通过提示词方式开展诱导攻击,强化对算法偏差与不稳定性所导致生成内容虚假、不可靠的风险识别管理,确保技术风险“可知、可测、可控”,为大模型金融规模化应用保驾护航。
二是坚持夯实智能算力底座,弥补中小金融机构智能算力鸿沟。随着大模型的快速迭代,智能算力需求远超摩尔定律增长速度,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DeepSeek通过体系化工程创新,在保障性能的同时显著**对高成本、高性能硬件的依赖,助力中小金融机构突破大模型应用门槛,同时也对智能算力规模、响应速度和快速供给能力提出新要求。**金电锚定“建设**级金融云平台”战略目标,打造具备“一云多芯、多云融合、安全可控”特性的智能云基座,**推进京沪深核心算力枢纽的集群化布局,为金融大模型规模化应用筑牢数字基础设施。
三是坚持深挖场景化价值,赋能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金电充分发挥业务积累优势,聚焦“AI 金融”融合创新,打造国库智能辅助服务平台、金融财报智能分析助手两大**应用,为金融机构提供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同时,积极研究部署与应用DeepSeek,深度挖掘DeepSeek在数学处理和逻辑推理方面展现的强大能力,结合金融业务场景,**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和应用范式,助力金融机构提升大模型的应用水平。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对数字金融发展提出了要求。目前,我国数字金融发展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据要素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金电在相关工作方面有哪些**规划?
谢汉立:面对数字金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金电将**深化改革,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长期在金融科技领域深耕细作的优势,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流通与共享等领域,加快前瞻性布局,更好地服务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是**运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绿色、普惠、安全的底座支撑。持续做好深圳、上海、北京等**人民银行机构的数据**建设、业务承接等工作,切实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更好地支撑央行履职。加快面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云服务,不断夯实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底座支撑。建设并运营好金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商用密码产品检测等平台,保障数字金融安全。
二是持续推动金融信创深入发展,筑牢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基石。**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涵盖的智算、存储、网络外设、基础软件等方面,加快推进金融信创标准研制和落地应用,并依托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和安全检测实验室,**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安全建设能力。以信创选型、核心系统信创改造为**,提供涵盖咨询规划、选型适配、软件开发、集成实施等一站式金融信创服务,助力金融信创深入发展,切实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稳健运行。
三是建设形成“标准**—治理筑基—流通提效—应用赋能”的数据全链条闭环,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强金融数据标准研制与宣传贯彻,深化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估、数据出境认证等检测机制。提供覆盖咨询规划、数据资产管理服务、数据治理工具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咨询与技术支撑,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整合**、运营商、海关等公共数据源,依托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构建数据流通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合规可信的数据供给渠道。基于金融数据平台输出精准营销、风险识别、监管科技等场景的定制化产品,开发多元数据应用模式,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